三个儿子说课稿

时间:2025-05-21 10:19:20
三个儿子说课稿

三个儿子说课稿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个儿子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个儿子说课稿1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3课《三个儿子》。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的制定、教法学法的预设、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23课《三个儿子》是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所处的单元主题是诚信、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这篇课文中包含的朴素而深刻的道理。

本课是一篇生动感人的生活故事,内容浅显,生动有趣。课文通过三个妈妈对自己儿子的夸奖和三个儿子在妈妈面前的不同表现的对比叙述,揭示一个深刻而厚重的道理:即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

二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因此,学习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注意直观形象性和游戏活动性。

课文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学生理解起来很容易,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对文本深层面的涵义的理解,需要老师在课上及时点拨,在学习方法上给予积极有效的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及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将教学目标预设如下 :

知识和技能目标:

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

分角色朗读课文,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培养学生的语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文,理解老爷爷说的话,懂得我们要孝敬父母的道理,并把孝敬父母落实到行动上来。

鉴于本文内容浅显,人物对话较多,不同的人说话的语气不同,表达的意思不同,表达的心情也不同。因此,把分角色朗读课文,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培养学生的语感列为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是理解老爷爷话的话,明白只有孝敬父母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特将教法学法预设如下:

1、朗读感悟法

通过自由读,默读,指名读,同桌互相读,分角色读,引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落实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语感,同时还语文以本色。尊重语文学习规律,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读书实践。

2、角色扮演法

让学生走进课文,当妈妈、当老爷爷、当儿子,通过不同的角色体验,与文本展开零距离的对话,实现"三维一体"的教学。

3、合作探究法

新课程尤其倡导要培养学生的个人意识和团体协作能力,在多维互动的活动中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将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个体感悟的基础上,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如小组讨论: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

4、多元评价

在课堂学习评价中,我尝试让自评与他评、师评与生评相结合,让评价主体多元。通过积极、有效的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评价”中成长。

五、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复习巩固课文生字词,以开火车和“摘星星”游戏,检查孩子们对生字掌握情况,这时我真诚地夸奖同学们真能干,真了不起!你们得到了老师的表扬,那你们在家得到过妈妈的表扬吗?自然地导入到了新课的学习:今天,课文中的三个妈妈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孩子呢?听课文范读.

(二)品读课文,探究问题

1、抓住对话,阅读感悟

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三位妈妈是怎样评论自己的儿子的,用——标出来,意在培养学生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通过自己默读,指名读,带动作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体会三位妈妈说话时的心情,模仿妈妈说话时的语气和神态,相机指导学生读出三位妈妈的不同内心世界,即骄傲与平淡。

本环节以读为主,充分体现了“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

让学生充分地读,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达成“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语言”的目标,让学生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体会艰难,引导发现

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三个妈妈也打完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同学们,你们有过提水的经历吗?抽生说,我们去看看三位妈妈提水的情景吧!

课件出示第八自然段,学生自由朗读,在这里提出“你读懂了什么?” 让学生通过自主发现,从“重、晃荡、走走停停、痛、酸”这些词语发现水桶很重。并依据自己的感受、理解,用朗读表现出水桶很重。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股对妈妈的体贴、关爱之情:妈妈提水多辛苦啊!妈妈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来帮帮她呀!

3、比较不同,说话练习

正在这时候三个儿子来了,面对沉甸甸的一桶水,三个孩子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快速读9-11段,找出相关的句子,画上~~~~。学生会马上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地方,进行朗读体会。

利用幻灯出示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集中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到老爷爷当时看到的情形。师指导:作者在介绍三个儿子干什么的时候用了“一个,一个,另一个”的句式,使句子读起来条理清晰,有层次。让学生理解“一个、一个、另一个、”的句子,并联系生活练习说话,做到活学活用,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根据学生的回答,我评价时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更换量词来说句子(比如卡罗尔和她的小猫,一只小猫做什么,一只小猫做什么,另一只小猫做什么等)。

紧接着提问“你喜欢三个儿子中的谁?你想对三个儿子说点什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内心的感受,各抒己见。学生通过说话练习,很快明白了第三个儿子的优点。

4、分角色朗读,讨论交流

正如我们的对话一样,文中也写了一位老爷爷和妈妈的对话。课件出示妈妈与老爷爷的对话,同桌分角色朗读后,再通过男女生对读,师生互读的方式,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并有声有色地朗读出来。学生朗读并质疑,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然后小组讨论,通过交流汇报,最终突破了难点。此时我将对课文的中心进行一个拓展填充-----对于老爷爷来说,只有孝顺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你属于第几个儿子?学习了课文,你懂了什么?那我们生活中怎么才是孝敬父母呢?抽生说。教师利用课件,配乐营造情感氛围,出示图片资料,补充说话:

孝敬父母就是妈妈下班回到家里的时候,递上一杯热茶。

孝敬父母就是在吃过晚饭后,我们洗洗碗。

孝敬父母就是妈妈辛苦了一天的时候,我们给他洗洗脚;

更形象直观地让孩 ……此处隐藏26553个字……真正的孩子”,使孩子们爱父母的感情有了质的升华。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应简明扼要,既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能反应文章的中心,同时还要美观。我针对妈妈对三个儿子的评价以及三个儿子见妈妈提水时的表现进行板书,从而折射出提水的孩子是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板书设计如下:

23 三个儿子

聪明有力 翻跟头

嗓 子 好 唱 歌

孝敬父母

提 水

六、说设计特色

这次教学的设计特色在于:

1、以读为本:尊重语文学习规律,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读书实践。通过自主读、合作读、探究读、对比读、教师范读、师生评议读、动作体验读、角色表演等多种形式的读来落实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语感,同时还语文以本色。

2、鼓励质疑:教学时,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让每位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3、纵横码输入法是我校重点研究的课题,这次我们课题组成员把纵横码输入方法和语文生字教学有机的结合到一起,不仅教给了学生新的识字方法,而且提高了学生汉字的输入速度,为学生以后的识字和电脑运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个儿子说课稿15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王老师执教的《三个儿子》,我将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阐释:

说教材故事浅显蕴真情。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课文中讲述的是三个儿子面对各自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不同的表现:第一个儿子只顾翻跟头;第二个儿子只顾唱歌;第三个儿子却能帮助妈妈拎水桶。这三个儿子得到妈妈的评价也不同。文章通过一个老人目睹三个妈妈和三个儿子的情景,说“只看见了一个儿子”的话,告诉我们能帮妈妈提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而本课时的生字词就藏在这充满童趣又贴近儿童生活的故事情节之中。

说理念课标精神导方向

新课程倡导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而学生的学习要在教师的教学背景下进行,叶圣陶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因此教者首先确定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

《课标》强调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因此识字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识字,还要教给学生独立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运用中巩固,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以识用为主线”是第三条理念。

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以读促悟、以读激情、以读导练,在识字教学中我们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可以让生字回归语境,让生字反复出现,达到巩固的效果。因此确定“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

说学情思维活跃待引导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大部分孩子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由于年龄尚小,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因此,教师需抓住他们希望受到关注,喜欢得到表扬的心理,及时给与学习反馈,维持其学习动机。

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两年的的学习生活,在识字方面,学生们都能比较熟练地根据拼音读准字音;也积累了一些识字方法,多数都具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但识字方法还存在诸多不足,需要教师在这方面继续展开积极有效的引导。

说目标年段目标要明确

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鉴于对《课标》的认真研读和对学生的情况分析,教者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既、嗓、拎、桶、晃、甸”这几个字的读音,能规范书写上下结构的字“晃荡、胳膊”。

2、能用关联词“既…又…”说话。

3、能把课文读通顺,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说方法灵活多样重参与

教者通过以上分析,确定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多元识字法: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根据汉字的特点,教者进行了多种识字方法的引导:字源识字,归类识字、运用中识字、联系生活识字等等

体验教学法:让学生换位揣摩,带着朗读妈妈的话,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直观教学法:教师利用板书生字词和课件进行直观教学,突破重难点,丰富学生的体验

说程序读文识字实语用

教学过程分为四大板块:直接导入,读好课题;初读课文,自学生字;再读课文,随文识字;抓关键词,感知内容。

一、直接|导入

在导入环节中,教者直接揭题,顺势指导读题,指导读好题目中的轻声“儿子”一词。

这样开门见山,为后面的重点识字教学留出时间。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机会。

三、再读课文,随文识字

小语会理事长崔峦教授说:“以读为本,不是一遍一遍地傻读、呆读,也不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读,要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根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语文学习规律,教者在整个识字环节中,将生字的学习巧妙地结合在课文的朗读指导中,设计多种形式,层次不同的读书实践活动。首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读准字音。然后逐段读文,在读文中识字。最后学完生字,回归句子,读出语句的不同语气。

1、读2自然段,识记“既”字。

指导读好既字后,教者告诉学生它常常跟“又”字配合,并引导学生用这对关联词说话。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由文本到生活,达到识字教学的识用结合。

2、在识记“拎”字时,教者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识字方式,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者先问:你能用什么最简单的办法记住这个字?随后,出示有“令”字的其他字,进行归类识字法的渗透,让识字的过程成为习得方法的过程。

3、在学习桶字时,教者先出示“桶”的字源图片,让学生猜,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接着介绍“桶”字的由来,让学生体会到汉字的神奇魅力,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予三维于一体。

4、教者由沉甸甸这个词语的意思引出“甸”字的学习,重点指导它的读音变调。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所以教者适时引导学生读好其它变调的ABB式的词语,同时达成《课标》要求的“在阅读中积累”的目标。

5、指导写“晃荡”和“胳膊”。”

写字是一项语文的基本功,写字教学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因此在写字环节中教者做了悉心指导。“晃荡”和“胳膊”是两组具有代表性和难度的词语,在学生会读能理解的基础上,教者先引导学生观察,根据结构归类比较,总结书写规律,然后进行示范书写,接着由扶到放,在学生书写后及时指导学生反馈评价。

四、抓关键词,感知课文内容。

1、教者充分考虑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抓住新学习的词语即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关键词的特点,用选词填空的方式,引导学生理清课文思路。巩固字词的同时,渗透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一举两得。

2、最后教者设下悬念: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三个儿子,而老爷爷却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这是为什么呢?为下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说板书:简洁明了显重点

板书由本节课重点学习的生字和词语组成,同时也是课文主要内容的关键词语。教者力求做到简洁明白,实用性强。

《三个儿子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