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5-08-26 02:06:10
关于科学教案范文集合9篇

关于科学教案范文集合9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正确辨别并找出野菜。

2、会正确地使用工具挖出野菜。

3、体验参与野外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备挖野菜的工具及装野菜的袋子。

2、教师带幼儿到附近的'公园或郊外。

活动过程:

1、教师带幼儿到附近的公园或郊外。

引起幼儿挖野菜的兴趣。

2、讨论挖野菜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你们都想挖野菜,也带来了挖野菜的工具,那么在挖野菜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教师引导幼儿注意正确使用工具;不离开同伴;如果公园有水,注意提醒幼儿不到水边玩耍。

3、组织幼儿进行挖野菜活动。

教师:每个小组都讨论了野菜长在哪里?下面我们就按你们的想法分组挖野菜,注意不要离开老师太远。

幼儿分组进行挖野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当幼儿分辨不清时,引导幼儿进行细致观察,也可请挖的熟练地幼儿帮助其他幼儿。

4、回园讨论,对也才进行分类。

请幼儿互相参观同伴挖的野菜,比一比谁的多。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野菜的种类分类,教师和幼儿共同进行检查,特别要幼儿区分哪些不是野菜。

5、分享野菜。

教师:你们都吃过哪些野菜食品?我们挖的野菜可以怎样吃?

教师组织幼儿将挖的野菜清洗干净,送厨房加工。

组织幼儿品尝野菜食品。

科学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是为了帮助幼儿在实验的过程中了解物体都会下落的科学常识,并能进一步了解物体下落的特点。

另外我班的微型课题是《在科学小实验中教师问题的提出》说以在设计本次活动时我注重教师提问的方法,让幼儿能在问题的引导下更好地动手,动脑的进行实验活动。激发幼儿对于科学小实验的活动感兴趣。

教学目标:

1、发现物体扔到空中会自由下落,不同物体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2、知道物体下落有直线和曲线之分,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对不同物体按下落方式

教学准备:各种橡皮、报纸、毛线、塑料杯、布、石头、沙包、积木、羽毛等,记录纸、笔,白纸人手两张进行记录。

教学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探索物体自然下落的现象。

1、教师在幼儿桌上任意选一玩具:老师手上拿了什么?要是我松开手,它会怎么样?(请幼儿猜想)

2、教师:将手放开:“所有的物体在手里,放手后都会是落下来吗?”

幼儿猜想:“有的东西会,有的东西不会掉下来。”

评价:这里我是为了激发幼儿对动手实验的兴趣,为下一个环节做好准备。

3、教师:我们周围篮子里有很多东西,请你们自己去试一试,看看和你想的一不一样!

4、幼儿自由选择来进行实验,并请幼儿交流自己的试验结果。“谁来说说,你发现的'?”

5小结,原来所有的东西拿在手里松手后都会落下来。

二、探索并讨论。

引导幼儿交流发现:掌握不同物体下落的路线不同的特点。

“那它们在落下来时你们有什么发现?和旁边的小朋友轻轻的说一说。”

“谁来说一说?”

“哦!他说石头是直直的下落。你能用动作做一做吗?”

“我们一起来用动作来做一做石头落下来的动作吧!”

“还有没有别的发现?”

评价:这个环节是为了帮助幼儿在做动作时能更直观的了解物体下落时的路线特点,为下一个完成记录表的环节做好铺垫,让幼儿能更好的学会用不同的线条来表现物体下落的路线。

三、分组探索,按照物体下落的路线进行归类记录。

1、请分组实验,观察桌上的物体的下落方式,并商量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那其他的东西他们下落时又会是怎样的呢?周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三种不同的材料,(出示大的记录表)分别是xx,xx,xx请小朋友们去试一试,把它们落下来的路线画在相应的表格里。

提醒幼儿:“试一试时我们何以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让我们把它们下落的路线看的更清楚。”

评价:这里是帮助幼儿更直观的了解实验目的和要求,从而更有目的性的进行实验。

2、让幼儿介绍自己的记录方法。

“谁来介绍一下你的记录表?你是怎么记录的?”

“你们同意吗?如果不同意我们就你再来试一试!”(得出结果时,教师记录到大表格中)

3、简单小结:不同物体下落的方式都不一样,有的是直线的,如:沙包,积木,石头等,有的是曲线的,如:纸片,羽毛,塑料纸等。

四、引导幼儿和同伴比较,发现不同物体下落时速度的不同。

“物体下落时除了它们下落的路线不同,有直线和曲线,还有什么不同呢?”

“那就请小朋友选择不同的材料来比一比。”(教师指导幼儿要在同一高度,同一时间里进行实验。)

(1)拍手,“快来把你们的发现告诉大家吧!(请个别小组交流)你选了什么和什么?发现了什么?请你上来比一比让大家一起看看是怎么做的?” (请幼儿示范)强调:在比较的过程中要帮助幼儿了解要将物体放在同一高度上,同一时间里放手进行对比。

评价:这里帮助幼儿更直观的了解科学实验是非常严谨的。

“谁还选了不同的材料,你们发现了什么?”(请幼儿示范)

(2)为什么石头,塑料杯落的快,又为什么报纸、布落的慢?(请幼儿回答)

3、小结:哦!所有的物体都会下落的,它们下落的路线不一样,而且不同物体下落的速度也有快有慢,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物体越轻,下落的速度越慢。

五、延伸活动:引导进一步探索同样的东西形状不同,落下来的情况也不同。

1、(出示相同的两张纸)“刚在我们都是用不同的材料来比的,它们落下来时的速度不一样,下落的方式也不一样。那这两张是完全一样的纸,我们能不能用什么办法让他们落下的时候不一样呢?”

2、请个别有说一说自己的猜想!

3、下课后我们就到科学区里去试一试吧!

评价:帮助幼儿巩固对物体下落知识的掌握,并丰富科学区游戏的内容。

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幼儿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也特别强,因此,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现象”。日常生活中,幼儿已接触很多工具( ……此处隐藏3710个字……幼儿介绍小草还可以当燃料、制造肥料、有些小草还能做药材。

评析:这主要是使幼儿了解到草与人类、动物、环境的生态关系,萌发爱护小草的情感,做出保护益草的行为。

3、了解小草的害处。

师:小草有这么大的作用,为什么人们有时还要除草呢?

幼儿A:小草和庄稼长在一起,营养都被小草吸收了,庄稼就长不好了。

幼儿B:花园里长出了杂草,花园看上去就不好看了。

小结:草的生长也需要阳光、空气、水分、养料,所以,庄稼地和花园里的草多了,就会影响庄稼和花的生长,就要把草除掉。

4、对小草进行创作活动。

(1)将和幼儿一起收集的各种野草和野花进行盆景制作。尝试简单的插花艺术。

(2)用自己喜欢的野花、草、叶进行粘贴活动。

(3)用彩纸折制自己喜欢的花花草草。

评析:这一活动环节,通过美工活动自然而然帮助幼儿巩固对小草的认识,初步培养了幼儿的审美意识,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培养了创新能力。

课后反思:

1、小草是农村幼儿熟悉的植物,对中班幼儿来说,既要正确认识小草,又要了解小草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本活动教学内容容量较大,有一定的.浓度和难度。正因如此,幼儿也因此有了更广阔的探索空间。所以活动的内容选择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又高于幼儿的生活。

2、整个活动遵循循渐进的原则,环环相扣,方法灵活,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陶治了情操。首先,教师把教学的地点由室内迁移到室外,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这使教学活动变得更新颖、开放、直观、生动,大大激发了幼儿观察的兴趣和愿望。第二,将知识的传授与娱乐、游戏相结合,淡化了教与学的界线,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第三,在活动的开始部分,教师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去观察、学习,把观察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幼儿。第四,整个活动中教师始终起着引导作用,使幼儿观察的目标更明确,针对性更强。

3、活动中教师充分尊重幼儿学科学的特点,重视幼儿学科学的过程,在幼儿自身主动探索中,发现小草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自始自终保证了幼儿学科学的主体地位,不断激发幼儿再次探索的欲望。

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对数数的兴趣,体验帮助小猪的快乐。

2、感受5以内的数量,学习手口一致按顺序点数到5。

3、能够手口一致按顺序点数5以内的事物并能说出总数。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重点

感受5以内的数量,学习手口一致按顺序点数到5。

活动难点

能够手口一致按顺序点数5以内的事物并能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

1、自制教具小拖车一个(4节车厢);

2、操作卡片:西瓜、菠萝、桃子、苹果若干;

3、小货车操作纸人手一份;

4、小红花每人一个;

5、环境创设:5个气球、红绿灯、4个小汽车、2位老师、一架钢琴。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师生、家长互相问好。

师:“小朋友,今天爸爸妈妈也来到幼儿园跟我们一起做游戏,大家高兴吗?”

幼:“高兴!”

师:“那我们先跟爸爸妈妈和叔叔阿姨打声招呼吧!”

2、出示小拖车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带来了什么?”(幼儿回答)

师:“我们一起数数小拖车有几节车厢?”(复习4以内的点数,点数过程中要引导准确点数,右手食指从左向右点一个数一个。)

师:“小朋友知道这辆小车是谁的吗?”(出示三只小猪图片)

师:“有几只小猪,我们一起数一数”(复习3以内点数)

师:“有谁知道小拖车来干什么了么?

(幼儿大胆想象、发言)

师:现在小朋友认真听故事,就知道小拖车能干什么了。

二、听故事,操作探索手口一致点数5以内数量

1、老师讲述故事。

(讲到“走近一看,原来是绿绿的西瓜”)

师:“猪老大发现西瓜,小朋友,猪老大一共发现了几个西瓜?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引导幼儿一个一个的数,然后说出总数5。)

师:“可是西瓜太重了,不知该怎么办了?你们有办法吗?”(激发幼儿大胆想象发言)

师:“那我们就帮小猪把西瓜放进车厢里。小朋友看看我们的小货车有没有跟西瓜颜色是否一样的车厢?一节车厢放一种水果。”

师:“现在请小朋友一个一个数出2个西瓜,放在自己的小车厢里吧”(引导幼儿一个一个的数,然后说出总数5)

2、故事讲到“他爬上树一看,啊!有3个菠萝”,师:“怎么办?”

(引导幼儿发言)

师:“我们一起帮猪老二数一数有几个菠萝,再装菠萝。”(重点引导一个一个手口一致点数。)

(幼儿动手操作)

师:“小朋友看看有没有跟菠萝颜色一样的'车厢?”

3、师:“他们又继续往前走,猪小弟发现了什么呢?”

师:“小朋友都很聪明,再帮猪小弟数一数桃子,好吗?看看有没有跟桃子颜色一样的车厢?现在我们一个一个数着装进车厢里。”

(引导孩子动手点数桃子, 再装进小拖车里。)

4、师:“这时候,三只小猪都走累了,它们坐下来休息一下,突然猪小弟哎呀叫了一声,低头一看原来看到几个苹果。小朋友我们再帮三只小猪一起数一数苹果吧。”

(幼儿动手操作)

5、师:“小朋友们都太能干了,三只小猪在你们的帮助下,捡了满满一车水果,他们非常高兴,要送给每一位小朋友一个小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

6、师:“在送礼物之前,老师有一个想法,我们再帮小猪把捡来的水果从车上帮他们卸下来好不好?”(复习5以内的点数)

7、师:“我们先把西瓜卸下来”(引导幼儿一个一个数着放回原处,看看水果和盒子的颜色不要放错了)其他水果同上。

8、师:“现在看看小猪为我们准备了什么?”

9、师:“小花的花瓣有几瓣?我们一起数一数,一会跟爸爸妈妈一起数一数你的小花有几片花瓣?”

10、师:“我们也跟小猪说一声‘谢谢’。”

三、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跟数字有关的事物,看一看我们活动室里有没有数字是1、2、3、4、5的事物?跟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好吗?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关于科学教案范文集合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