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5-08-25 06:02:05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汇总七篇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汇总七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天地人你我他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读6个生字。

3、知道天地人你我他所表示的意思能对号入座。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天地人你我他所表示的意思能对号入座。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相关的课件。

教法:培优辅差

学法:小组合作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现在,让我们一起快乐地向识字王国出发吧!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看图说话,分别出示天地人你我他的图片。

2、指名读:谁能读读?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3、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三、图文结合,学习生字

1、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说图上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本子上写一写。

2、教师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两遍)。

四、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读生字,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

3、读一读。出示6个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五、认识生字。

1、出示表示相应文字的图片,提问谁能说说这是什么?能做什么?

六、认识田字格,指导书写一

1、认识田字格。

2、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小格。

3、拍手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4、指导书写—。

教师介绍笔画名称横,范写一,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起笔稍重,向右行笔要果断,稍上斜,收笔稍顿。

七、布置作业

1、找一找,我们周围那些地方用上了本课的生字。

2、学写本课生字。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

1、我会认。

变序抽取字卡,学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做找朋友游戏。

2、我会记。

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全班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

3、我会用。

摘果子说词语或句子。

选生字卡填空。

交流:我们周围还有哪些地方用上了这一课的生字?

三、指导书写天地人

1、观察课本中田字格里的范字。

2、说一说: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横的长短变化及其在田字格里位置变化这两方面来说)

3、教师范写二三,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

4、学生分别描一个、写一个,写完后与范字对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讲评:讲评后,学生继续练写。

四、课堂小结

反思:

本篇课文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天”“地”等6个生字,并初步学习朗读课文。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的'成功之处在于:

一、以图片正音的示范形式引领学生跟读,理解字义,此种方法能够集中同学们的注意力,引起学习兴趣。课堂内容的初步导入较为成功。

二、根据身边现存的生活场景进行教育。在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中,教学应讲究结合实际使教学内容通俗易懂,在本课中教授“地”字的相关内容时,我结合教室内地面进行相关讲解,可以使学生在学字时能迅速联系实际引起条件反射。

三、以日常交流的形式巩固课堂内容。我将日常交流的“你我他”等日常用语衔接入教学内容,进行同类推导,引出“天地人”在日常生活交流中的频繁应用,以此来巩固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的不足之处在于:

一、在领读过程中,因本课教学内容较为简单,仅仅呈现了6个汉字,所以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字一顿的朗读方式,朗读节奏不连贯的现象。二、引领学生感受理解时,我采取了小组讨论的课堂方式,但是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课堂纪律性明显降低了很多。

以本课的教学实际出发,我认为我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一、在课堂上给学生讨论的时间过多,导致有的时候课堂环节完成度不高。

二、本课的教学内容十分简单,在完成课程目标后的适度延伸并没有做好,下次可以在教学目标完成之后让学生结合实际,适度延伸。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准备:拼音卡片、磁性黑板、插图等。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z、c、s三个声母并能正确地书写。

2.学会zi、ci、si三个整体认读音节及会读它们的四声。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第9课,这节课我们要学会三个新的声母和三个整体认读音节,大家比一比看谁学得好,记得牢。

二、教学声母z、c、s。

(一)教学声母z

1.看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小朋友在做什么?(小朋友在黑板上写字)

2.出示字母z的卡片。写字的“字”的音读得轻短就是“z”的音。

3.教发音。

(1)教师先读出“z”的音,让学生一边听一边观察老师的口形。(教师连读2~3遍。)

(2)发音的方法:舌尖伸平,顶住上门牙背,憋住气流,然后稍微放松,让气从窄缝中挤出来。

(3)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试读几遍,体会发音的部位是否准确。

(4)指名读“z”,检查发音情况,及时给以肯定或纠正。

4.教学“z”的字形。

问:图上的小朋友写了一个什么字?(小朋友写了一个数字2)

问:我们今天学的声母“z”像不像数字2?(很像)

小结:我们记“z”的'形时,就想数字2,这样就会帮助你记住“z”怎样写了。当你看到“z”忘记发什么音时,就想图上的小朋友在写“字”,“z”读“字”的第一声,不过读时发音要轻、短一些,因为“z”是声母。

5.教学“z”的写法。

“z”从左往右写,横折横,一笔写成,占中格。让学生书空。在本上写两遍。

(二)教学声母c、s的方法与z相同

提示:

1.发音“c”的发音动 ……此处隐藏3367个字……的传统文化。

3、巩固冒号、顿号、句号等标点符号的用法,并在抄写中积累句子,积累思想。

4、在读读背背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一诗。

5、阅读短文,体会意境,感受经典艺术给人心灵的陶冶。

一、多音字组词语。

1、了解多音字的`特点:同义多音字、多义多音字。

2、指导学生正确运用。

3、补充练习多音字。

二、读一幅有趣的对联。

1、了解对联的历史渊源。

2、诵读对联。

三、读《三国演义》,掌握有关歇后语。

1、介绍《三国演义》。学生可以讲述自己感兴趣的人物。

2、了解歇后语。

3、诵读理解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4、积累自己掌握的歇后语。

四、复习常用标点符号。

1、朗读理解。

2、抄写积累。

五、读背古诗《清明》。

1、学生诵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六、阅读短文,体会其中的意境。

1、自由读短文,勾画自己喜欢的语句。

2、感受最深的部分多读几遍,说说自己的感受。

3、摘抄喜欢的语句。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一双新鞋》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积累词汇。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体会父子之间含蓄而深挚的情感,理解并回报父母的爱。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体会父子之间含蓄而深挚的情感。

教学难点

能够理解父母的辛劳,学会关爱父母,孝顺父母,用行动回报父母的爱。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一双新鞋》。

2.看到文题,你想到了什么?

a.这是一双什么样的新鞋?

b.这是谁的新鞋?

c.这双新鞋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学生还可以展开联想,从其他角度谈自己的想法。)

过渡:是啊,这到底是一双怎样的新鞋,围绕它又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就让我们通过读书找到答案。

二、初读感悟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同时看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读课文。

3.学生回答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我为了赶时髦,向父亲要钱买一双新鞋。然而当我看到父亲脚上那双破旧不堪的旧鞋,想到父亲工作的辛劳,最终放弃原来的想法,为父亲买了一双新鞋。表现了我对父亲的理解与关爱,展现了父子间深挚的情感。)

三、互动探究

1.浏览课文,想一想文题中的一双新鞋指什么?

学生回答:a.我想得到的路夫便鞋

b.我为父亲买的老款式鞋

2.请持两种观点的同学分别谈谈自己的想法。

(在教师引导下读出各自的理解。教师指出,课题兼有二者,由二者的关联深化理解课题)

3.过渡:我是那么渴望得到一双路夫便鞋,一路上都想象着自己穿上路夫便鞋走路的模样。可是为什么最终决定为父亲买一双鞋?

4.学生简单回答。

5.对于我的改变想法,课文是怎样一步步展开的?再仔细读读课文,边读边动笔画出相关语句,用心去体会。

6.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深入各组倾听、指导。

提示:通过读书,抓住表现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句子去体会,读出自己的感受。

7.学生汇报。

重点体会下面几句话:

a.就在这时,我看到了父亲露在外面的脚,他的鞋又旧又脏,左脚的鞋底已经断裂了。

b.我,我还是想买一双路夫便鞋。我小声回答,竭力不去看他的鞋。

c.穿上它,我就可以神气地走在校园里,成为时髦的男生了,想着这些,我心中一阵激动。

d.我不由想到爸爸那双旧鞋,想到许多寒冷的夜晚,他双脚冰凉地穿过城镇去给人家修车。他为了全家没日没夜地工作,却从无怨言。一时间,我心乱如麻,眼前那双路夫便鞋也在顷刻间变得暗淡无光了。

e.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两幅画面:一幅是我穿着新鞋在校园里神采飞扬、引人注目的样子,一幅是父亲那双破旧不堪的鞋。

8.指导朗读。

结合学生汇报进行指导。想象当时人物心理,读出不同情况下人物不同的感情。如羡慕、犹豫、内疚、矛盾等等。

四、总结全文

1.你觉得父亲和文中的我是怎样的人?

2.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3.回读全文,升华情感。

《一双新鞋》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⑴学习并掌握本科的生字新词

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对爸爸的爱以及爸爸对我的爱

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阅读教学的原则,让学正在字读的基础上交流、反馈

3.情感、价值观

感悟父爱的伟大与无私,教育学生懂得体谅父母的难处。

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的良苦用心

2.难点: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热爱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具准备:生字词语与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设置悬念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目

2.教师导:课文围绕一双鞋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教师提出自读要求

2.出示生字词语与卡片

3.教师进行强调。

三、品读句子、体会情感

1.教师指名反馈:读了全文,课文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被什么感动?:被父亲对儿子的爱、儿子对父亲的爱

3.学生再读课文,思考问题:想想父亲对儿子的子和儿子对父亲的爱是什么?

4.指名反馈:父亲为满足儿子的愿望,把准备买零食的钱给儿子买鞋,儿子为爸爸的脚不再爱冻放弃了自己的愿望,为爸爸买一双最需要的鞋

5.讨论:爸爸很需要新鞋,为什么没有去买?

6.教师小结:爱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故事最感人的地方是父子俩都把对方放在第一位

四、总结全文

人间最美的情感是爱,母爱的无私,父爱的伟大。我们应该爱护、关心、体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汇总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