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简史读书笔记

时间:2025-05-21 10:21:01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15篇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15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书笔记如何写了哦。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时间简史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1

在这部书中,霍金带领读者遨游外层空间奇异领域,对遥远星系、黑洞、夸克、“带味”粒子和“自旋”粒子、反物质、“时间箭头”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并对宇宙是什么样的、空间和时间以及相对论等古老问题做了阐述,使读者初步了解狭义相对论以及时间、宇宙的起源等宇宙学的奥妙。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触动,就是宇宙的伟大与神奇,不得不让我敬畏宇宙,敬畏自然。那是一种对无知的恐惧和对世界的惊叹,难以置信宇宙把自己规划的如此完美。逻辑和严谨是宇宙的基调,科学家用精妙的公式和理论表达他们对宇宙的敬意,而哲学家则用对世界万物的思考表达心中对世界的敬畏。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和哲学家的思想结晶就是世界上最美的诗歌,帮助我们从表像深入本质,从迷惑走向清晰。

这本书还教会我们看待事物要用科学的眼光,科学史上的每一个重大发现无不都是科学家们大胆假设小心论证而发现的,因此我认为在学习方面我们也应该贯彻这种思想方法,比如学习计划的制定上,以及学习方法的应用上。

一个周全的严密的学习计划,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听课、自学以及课后的复习、预习,这些对于高中生而言是相当重要的。严密的思维逻辑以及科学的做事方法可以帮你在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在人生的舞台上尽情地展现自我,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让我怀着对宇宙的敬畏,努力拼搏奋斗,希望终有一天,也能像霍金一样,用生命书写传奇,表达自己对宇宙的理解,对宇宙的敬意。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2

我所了解的霍金是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20世纪70年代,他和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

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皆随着时间的增加,黑洞的面积不减。他是《时间简史》一书的作者,20xx年我女儿买了一本《时间简史》,我从头到尾通读了一遍,还做了笔记。下面我将自己认为重要的笔记摘录于下,从中是否可以窥探到霍金的部分思维?

P17:事件的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对于在电车上和铁轨上的人来讲是不同的,所以没有理由认为一个人的处境比他人更优越。

P27:我们看到的从很远星系来的光是在几百万年之前发出,在我们看到最远物理的情况下,光是在80亿年前发出的,这样当我们看宇宙时,我们是在看它的过去。

P31:空间是弯曲的事实又一次意味着,在空间中光线看起来不是沿着直线走。

P32:地球上的不同高度的钟的速度不同,这在目前具有相当的实用上的重要性,这是因为人们要用卫星发出的信号来做非常精确的导航。

P33:在相对论中并没有一个唯一的绝对时间,相反地,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时间测度,这依赖于他在何处并如何运动。

P36:现在我们知道,我们的星系只是用现代望远镜可以看到的几千亿个星系中的一个,每个星系本身都包含有几千亿颗恒星。

P79:如果一颗恒星的质量比强德拉塞卡极限小,它最后会停止收缩并终于变成一颗半径为几千英里和密度为每立方英寸几百吨的“白矮星”。

对于恒星还存在另外一种可能的状态,其极限质量大约为太阳质量的一倍或二倍,但其体积甚至比白矮星还小得多。它们被叫做“中子星”。中子星的半径只有十英里左右,密度为每立方英寸几亿吨。

P120:宇宙的总能量为零。零的两倍仍为零,这样宇宙可以同时将其正的物质能和负的引力能加倍,而不破坏其能量的守恒。

读完《时间简史》我能记下的就是以上几句话,这也就是我对霍金思想只言片语的了解,除此之外,就只在电视里看到过霍金坐在轮椅上的形象了,但我对霍金能够顽强坚持地活到76岁表示敬佩!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3

1、我们看到的从很远星系来的光是在几百万年之前发出的,在我们看到的最远的物体的情况下,光是在80亿年前发出的。这样当我们看宇宙时,我们是在看它的过去。

2、在我二十一岁的时候,我对幸福的期待就已下降为零,从那时开始,任何一点小小的快乐都能让我觉得幸福异常。

3、我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完成我对宇宙的认知,这包括宇宙为什么是它现在的样子,以及宇宙为什么会存在。

4、我注意到就连那些声称凡事皆为命中注定、我们无法去做任何改变的人,过马路的时候时也会一样的小心翼翼。

5、当爱因斯坦说到“上帝不掷骰子”的时候,他错了。鉴于黑洞给予我们的暗示,上帝不仅掷筛子,而且往往将骰子掷到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以迷惑我们。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4

小时候躺在屋顶仰望星空,就知道星星一闪一闪,一会儿就可以睡着了。上中学开始学习物理,接触引力,了解到星体运行规律等等,完全是被灌输进来的,只知道可以应用到生活场景。现在再来读这本书,不知道还能学进去多少知识,更多的是让工作日不那么单调、让自己更充实、以后能给儿子吹牛吧。

阅读科普读物,没有太多的感想,全是新奇、好玩儿,看一段之后就觉得:“啊,牛顿啊,我知道,他最著名的是牛顿定律,被一个苹果砸出来的”、“啊,伽利略啊,比萨斜塔很出名的...”、“啊,亚里士多德,哲学家,貌似他的理论被推翻了”......

但是......“牛顿定律是啥来着?比萨斜塔怎么着出的名来着?亚里士多德的啥理论来着?...”

时间就像筛子,一点一点把哪些早前对于我不是那么重要的细琐事情,从我脑袋里筛掉了。再从头了解一遍吧(没有列举下面这些人物的全部成就,仅就读到的做列举)。亚里士多德:提出地球是圆的,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所有天体都围绕地球做圆周运转。

托勒密:根据地心说制成宇宙学模型,为预言天体在天空之的位置提供了精密的系统。但为了正确的预言这些位置,托勒密必须假定月亮轨道有时离地球比其他时候要近一些。(为啥总是想把“托勒密”读成“托密勒”,有跟我一样的吗)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伽利略:用自己发明的望远镜观测木星,发现有卫星围绕木星运行,证明不是所有天体直接围绕地球运行。(查了一下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的实验,读书笔记.是自由落体实验:两个质量不一样的铁球同时从等高的位置自由下落,落地时间几乎一样,这个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物体从高空坠落的快慢同物体质量成正比的观点)。

开普勒:修改正哥白尼的理论,认为行星不是做圆周运动,而是沿椭圆轨道运行。

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物体如何在空间和时间中运动的理论,还发展了为分析这些运动所需的复杂的 ……此处隐藏16502个字……,过去的空间和过去的时间已经成为现在的空间和现在的时间,我们也就是回到了现在。这有意义吗,我们从现在回到现在?我无法想象我们过去的某一时刻的时间和空间仍然在某个地方以某种形式存在,它们明显已延续成了现在。(我在这里丢掉了一句话,当时我在写上面一句时打算把它放在这里,可是当我写完之后却再也想不起来了。而那句话正好又是我感觉包含了真理的一句话。那大概意思也许是过去是现在,现在是现在本身。)如果它们以某种形式存在的话,那意味着每一个时刻都象照片一样静止,并且是绝对静止在一个地方。这是错误的。我还没有想说时间旅行不可能,只是想假设空间和时间的速度比光快。时间的速度是个什么概念,这似乎象水里燃烧的火一样无法想象?

太阳光要经过八分钟到达地球这句话里有两个内容。一是光的速度,二是时间的长度。我们所认识的时间,是我们地球围绕太阳运转的时间,这是一个人为的划分,之后我们才测量出光的速度。我们一直把时间当成一种长度,似乎它的速度无穷大,只要物质达到那里,时间同时也达到了那里。时间的速度就是宇宙膨胀的速度,它应该比光的速度快。这样的推导,将推出宇宙是有限的结论。

为什么我们总是记住过去而不是未来,为什么时间总是向前进?

这里必须关心一下时间的方向,只有时间有方向的时候才可能出现时间旅行。这必然出现前后和里外之分,它必然有起点和现在的位点,那么宇宙就有了一个边界,宇宙就是有限的。只有当我们低于时间的速度时,我们才相对于时间向后运动,我们才能回到过去。就是说,所有的物体在相对于宇宙的时候都和时间同速,宇宙里的一切都在随时间向前运动。如果我们超过时间的速度走到时间之前,那里还没有空间没有时间没有一切,那里还是混沌状态,在那里不会看到任何东西,我们也不能在那里存在。

我的观点是,一切在宇宙产生之时就和时间具有了同样的速度,即宇宙膨胀的速度。未来的空间和时间还没有产生,去未来旅行根本不可能。

8.时间简史里试图把宇宙描述成一个有限但无边界的空间,它是完全自足的,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它就是存在。对时间则有如下描述,“无序度或熵随着时间增加是一个所谓的时间箭头的例子。时间箭头将过去和未来区别开来,使时间有了方向。至少有三种时间箭头:第一个,是热力学时间箭头,即是在这个时间方向上无序度或熵增加;然后是心理学时间箭头,这就是我们感觉时间流逝的方向,在这个方向上我们可以记忆过去而不是未来;最后,是宇宙学时间箭头,在这个方向上宇宙在膨胀,而不是在收缩。”

我觉得除非找到宇宙大爆炸时的奇点或者宇宙的边界,否则是无法找到时间的方向的,那方向似乎形成了一个球体,指向任何地方。我也倾向于相信,宇宙有开始也有结束,宇宙是任意产生的,可能已经产生了无数次也结束了无数次,每一次存在的时间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从一秒到几百亿年。我们现在只是其中一次,其它某一次也可能产生过智慧生命也可能没有产生过。总之是任意的,这一次不是幸运,而是亿万种可能中必然的一种。

宇宙现在在膨胀,那么将来它会压缩吗?如果它压缩,时间的方向就会和现在相反,就会出现破碎的花瓶的碎片从地上跳到桌子上又结合成花瓶的现象啊。时间简史上说,无边界条件意味着,事实上在收缩相时无序度继续增加。就是说宇宙即使压缩时,时间的方向也会和膨胀时,即现在发生的时间同向。

时间简史上说收缩相时不适合智慧生命的生存,因为那没有强的热力学时间箭头。我不认为这是原因,为什么不能假设,在宇宙由膨胀转为收缩的临界时,所有的生物将获得永恒的生命,直到收缩到奇点呢?或许由膨胀转为收缩,继而收缩到奇点的时间只是一秒。当然,是在数百亿年也不一定。收缩时的空间和现在肯定完全不一样,生命或许将飞越到没有时间观念。

9.时间旅行的想象首先是由整个宇宙都在旋转推论出来的。即宇宙中所有物体的轨迹是一个闭合的曲线,假设他们的速度超过正常的速度,改变一下方向(小于切线方向),做一条弦那样的运动,他们就能用低于正常时间的时间到达没有到达的地方,或者已经经过的地方。这就是时间旅行在理论上可能。

我想,我们现在所旋转成的轨迹,应该是象弹簧那样,并不是平面闭合的。

引用时间简史。微波背景和轻元素的观测表明,早期宇宙并没有允许时间旅行的曲率。如果无边界设想是正确的,从理论的基础上也能导出这个结论。这样问题变成:如果宇宙初始就没有时间旅行所必需的曲率,我们能否随后把时间的局部区域卷曲到这种程度,以至于允许时间旅行?

无论是超光速和空间弯曲都不可能旅行到未来。因为现在是时间的末端,空间也必然是末端,无论它怎么弯曲,也只可能向过去弯曲而不能向未来弯曲,未来是一条虚线。(时间简史:一种对来自未来的旅客缺席的解释方法是,因为我们观察了过去,并且发现它并没有允许从未来旅行所需的那类卷曲,所以过去是固定的。另一方面,未来是未知的开放的,所以也可能有所需的曲率。这意味着,任何旅行都是被局限于未来。)无论是向过去还是未来旅行,我们都必要考虑过去和未来到底存在于哪里和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

回到7中,我无法想象我们过去的某一时刻的时间和空间仍然在某个地方以某种形式存在。如果我们把过去分成一个一个的点组成的线,这线直到现在的前一秒,我们就象一颗流星拖着长长的尾巴,向膨胀的方向前进。难道宇宙的里面的某处还会有一个过去的地球以实质的形式存在吗?过去是存在着的,它肯定不会以能见的能触摸的能进入的方式存在。假如我们回到过去的某一点,我们在那里只有和时间保持同速(相对静止),在那一点向时间正方向流动,才能看清一段历史。这样我们只是在看一段电影,过去的存在形式决定我们不可能改变历史。

那么,假设我们回到过去的某一点然后随它流到出发点。这个出发点必须已向前运动了,我们还没有到达现在。我们用一种方法到达现在,在出发点和现在之间这一段时间里,我们从人间蒸发了吗?当然,这不是明显的错误,我们可以象跑到电影院看电影而在家里消失一样。可我们怎么才能从出发点回到现在呢,如果我们能从出发点回到现在是不是就意味着可以去未来旅行呢(如果我们可以弯曲过去就代表可以弯曲未来,因为我们出发之后的时空是没有被弯曲的,那样的时间必须是切线。)?

我猜想,时空一旦被弯曲就会产生两段弯曲,即一个周期波(象镜子里的S)。从出发点到现在的时空和过去是一样的,是两相反的弯曲。这样我们就能从折点延切线迅速回到现在。但是我们不能从折点(出发点)延弯曲继续流到现在,因为出发点之后对于我们是未知的。我们如果要看离开的时间里发生了什么,只能再一次回到过去旅行。(如图。)画完之后我才发现,从出发点到现在的曲率要低于过去的曲率。这样就更容易接受,它的曲率可以小到很小很小。同时,这张图也说明旅行者旅行的时间在实际时间上的投影比他离开的时间(从出发点到现在)的投影长,这和相对论吻合。

10.或者这一切都是相对论的悖论,相对论是二项的不稳定的,它相对于每一个物体都可能不同。如果是三项的,互相相对将是稳定的。实际上,第一推动即上帝的存在与否仍然无法解决,我们只能用一个假设代替另一个假设。因为膨胀因为未知才有了一切有了意义,我们还渴望什么?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